欢迎光临鸿泰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官网!

搜索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点亮高原 照亮峡谷——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推进“三区三州”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攻坚

浏览量

  电力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,是“三区三州”深度贫困地区和抵边村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。

  2018年,国家发出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的号召,对“三区三州”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部署。同年,国家能源局印发文件,吹响“三区三州”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攻坚的号角。

  南方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2018年起积极推进“三区三州”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建设攻坚,3年来累计投入17亿元,着力提升供电能力和用电质量,助力“三区三州”和抵边村寨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
  全力以赴 逐一攻克电网建设难题

  终年不化的雪峰、巍峨高耸的山脉、深邃湍急的江河、切割极深的峡谷山区、毗邻边境的村落……在南方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内,“三区三州”深度贫困地区包括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7个县,纳入抵边村寨攻坚计划的广西、云南共799个自然村。在这些供电区域,边境、民族、宗教、贫困交织叠加,自然条件艰苦、交通不便是常态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、重中之重、坚中之坚。

  其中,迪庆州是云南省海拔最高和唯一的藏族自治州。对南方电网的建设者来说,迪庆州德钦县110千伏第二电源工程的建设过程如同攀登高峰——海拔高、落差大、气候恶劣、地形险要、运输距离远……高原基建工程,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对施工建设提出更高要求。一项项具体的困难,需要电网人逐一攻破。

  德钦县平均海拔3200米,当地气候恶劣,加之气温下降等因素影响了混凝土凝固及养护,项目部就组织施工人员先行对高海拔区域内的塔段基位进行施工,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铁塔组立要求。而岩石基坑的开挖,还得仰仗人工开凿。

  线路途径白马雪山原始森林,林木茂密,还常有野兽出没,给现场勘察、施工人员及材料运输带来较大安全隐患,南方电网云南迪庆供电局就专门组织人员与德钦县政府、林业草原局、升平镇、云岭乡、燕门乡等开展协调工作。

  塔基位距离山下较远,施工人员上下班需6个小时,为确保工期,他们就在上山搭设帐篷、就地安家,保障施工进度按各个时间节点开展。

  艰苦的自然条件下,体面是不存在的。施工项目负责人杨卫国还记得,人在施工现场一住就是几个月,难免蓬头垢面,“就连托运塔材的200多匹骡马也不堪重负,伤亡近70匹。”

  缺氧不缺精神、寒冷不褪热情、艰苦不怕吃苦,迪庆供电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唯一的藏区供电企业,秉承着这样的“三不精神”,征服了高原,越过了高峰。

  在122天的建设时限内,电网建设者在人烟稀少的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,梅里雪山、白马雪山等国家公园腹地进行施工,新建线路56.42千米,杆塔152基,全线运输重量近11285吨,施工人力投入最高峰时每天达657人,累计投入人力资源4万余人次,确保了工程在2019年11月30日如期投产。至此,德钦县接入大电网,结束孤网运行,该县供电可靠性发生质的飞跃,为当地脱贫攻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。

  高昂的精气神,让南方电网人同样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怒江州电网建设中。该州境内98%以上是高山峡谷,集民族、边疆和贫困于一体,是脱贫攻坚的“硬骨头”。2016年以来,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推进怒江州农网改造升级,累计在该州投入10.53亿元,至今已全面完成“三区三州”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任务。

  截至2020年5月底,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内的迪庆、怒江州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大幅提升,接近全国平均水平。其中,迪庆、怒江州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8.29%、98.62%;户均配变容量分别达到2.66千伏安、2.4千伏安,两项指标均优于国家目标要求,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。

  安置点建在哪里 电就通到哪里

  峡谷急流、高山大岭,“美丽公路”蜿蜒于怒江大峡谷,串起两岸风景。从怒江州福贡县城驾车出发南行,到县城最南端的匹河怒族乡托坪村五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不到50分钟。但从安置点到托坪村托坪小组的6公里山路,人却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。

  托坪村位于高黎贡山山脊,地处中缅边境高寒山区,是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,生存环境恶劣。条件有多糟糕?当地供电所员工上午9点出发,抵达距安置点最远的色德自然村查看变压器时,已是下午5点。年富力强的小伙子,仍免不了次日肌肉酸痛,双腿弯不下去,上厕所、下楼梯很是“酸爽”。年轻人尚且如此,更何况老人、小孩?到2018年底,全村贫困发生率64.32%,托坪、色德自然村的贫困户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71.9%,是贫中之贫、难中之难、坚中之坚。

 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。经过深入比较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和就地帮扶的成本收益,2017年3月,福贡县启动托坪村五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,2018年12月,群众陆续入住安置房,托坪、色德自然村实现了历史性的整村整组搬迁。

  不只是托坪村。怒江州是全国、全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,州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头号战役,作出让10万贫困人口“挪穷窝、拔穷根、摘穷帽”的总体安排,计划2016-2020年建成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涉及搬迁人口26921户101211人。

  “房成电通”,是南方电网公司对10万搬迁群众许下的郑重承诺——安置点建在哪里,电就通到哪里。公司全力配合政府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供电工程建设,协调州发改委召开四县(市)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供电协调会,明确各方责任,提交箱变基础、配电室土建、电缆管道等标准,确定预留箱变安装、电缆敷设的时间要求,避免安置点的箱变基础、电缆管道等建设影响电气设备安装。

  同时,公司紧密跟踪易地扶贫搬迁规划、实施方案和建设进度,确保电网配套设施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同步规划、同步实施、同步建成。3月14日,福贡县江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个配电室运行调试成功,顺利送电,标志着怒江州全部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供电工程建设全部实现“房成电通”。

  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,背后要做的工作一点也不少。目前,怒江州集中安置点周边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,幼儿园、超市、扶贫车间等逐渐成为标配。

  6月23日,托坪村五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棒球缝制加工扶贫车间里,怒族姑娘花六妹飞针走线,每一针都让棒球外皮贴紧球体,并将线勒紧,同样的动作,她需要重复108针。不到半小时,一个针脚密实的棒球就缝制完毕。这只是棒球制作的其中一道工序,合格的半成品将交付给厂家,工人则能从每个棒球中获得2.5元的加工费用。

  花六妹曾外出到广东、江苏、浙江务工,一般两年回家一趟,有时春节也在外地。个中辛酸,不足为外人道。如今在扶贫车间干活,保底工资之外,缝制棒球按件计酬,每月能拿3000多元。

  她说:“在自己家门口能上班,为什么要跑那么远?”易地扶贫搬迁的背后,是普通人的安居乐业。

  不落一户 抵边村寨接通大网电

  有人往山下搬,也有人往山上搬。

  四川人李华康早些年经招商引资进入怒江州泸水市大规模种植花椒,2018年4月,他扩大花椒事业版图,投入600万元在六库镇的两座山上开设了花椒鸡养殖场,养殖规模预计可达5—10万羽。花椒鸡养殖场按合作社形式在2018年带动当地建档立卡户135户共461人,2019年新增带动建档立卡户60户,为当地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。

  “以前不太懂,把电的用量报小了。”李华康说,此前养殖场用电接入附近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变压器,现在因为用电量增大,超过原有变压器的承载能力。“养殖场用电量最大的是保温室,只要开始孵化小鸡,就要保持恒温,24小时不能断电。但颗粒机、炒锅以及保温室、孵化室里的机器不能同时开,只能减少每次的孵化数。”

  想用户之所想,急客户之所急。得知情况后,南方电网云南怒江泸水供电局为花椒养殖场分别新建了100千伏安、200千伏安的变压器,并架设架空线路,为养殖基地送去“充足电”,也照亮了深度贫困区农户的增收致富路。如今,养殖场保温室小鸡孵化一次可达一万羽。养殖量上去了,李华康摩拳擦掌,准备闯出怒江州,把这些吃花椒长大的特色鸡卖到广州去。

  大理人陈余琴也到了山上谋生。福贡县亚坪村掩映于高黎贡山海拔约2000米处的半山腰上,群山环抱,常年云遮雾绕。陈余琴和丈夫在距离中缅边境31号界桩仅10多公里的一块平地上经营餐馆,这里远离村委会,周边只有不到10户人家。小小的木头房并不起眼,但对边境从事药材、木材生意的两国商人和寻幽探秘的游客来说,这是极为难得的一个歇脚地。

  打开门做生意,电却不好用。“没接上大网电的时候,我们的发电机只够照明和看电视用。”陈余琴口中的发电机,是放置在屋后山涧旁的一台5千瓦水轮微型发电机,借助山泉水的冲击产生电能。山里落叶多,常把发电机的水管堵住,灯就不亮了。“雨季时堵塞得更厉害,一般隔一天就得掏一次叶子。停电时,冒着大雨也要去。”

  虽地处偏远,但用户的需求切实存在。今年1月,南方电网人把电接到了陈余琴的餐馆中,夫妻俩爽快添置了电冰箱、电磁炉,烧水、做饭再也不用烧柴了。陈余琴告诉记者:“以前不能囤食材,每星期至少得下山采购一回,现在山下买的野菜、自己做的熏肉都能放冰箱里,半个月下去一趟就够了。”电力完善带来的不仅是生产力的提升,还将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。

 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陈细英 通讯员 叶琳浩 殷浩钦 张蓓蓓 陈铸亮 刘成禄

相关资讯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